2009年6月25日 星期四

足健法操作順序與反射區運用


足健法操作順序與反射區運用


目 錄

一、 基本手法
二、 操作要領
三、 操作順序
四、 六十七個足部反射區的運用
五、 結論



一、基本手法
從各家研究出的名稱與手法容易記憶,也容易操作,並有立竿見影之成效,包括下列三項:
1. 預備式:包括—清潔、熱敷、輕擦、揉捏、運動。具有舒緩、熱身的作用。
2. 操作式:包括—指顆滑壓法、指腹推壓法、指側夾壓法。具有預防疾病、保健的作用。
3. 統整式:包括—扣打、牽引、清潔。具有緩和、放鬆的作用。


二、操作要領
1.三項原則:慢、深入、同方向。
2.二個目的:腳溫由冷而熱,腳部的腳質由硬變軟、且有彈性。
3.施力由腰為基,以肩、肘、腕為施力臂,利用腕關節的轉動,並將手指的著力處以指顆、指側、指腹為操作的著力點。
4.妥善使用手部的支點與施力的手指、產生有效的施力功能,省時又省力。
5.適當運用輔助工具,可達到深厚的腳底皮質與肌肉層。


三、操作順序
一般可歸納為先左腳後右腳、自趾尖而至腳後跟、先內側後外側、先腳底後腳背、再按摩小腿的坐骨神經末梢。也就是依下列八大步驟進行:
1.排泄系統反射區:腎上腺→腎臟→輸尿管→膀胱,可充分過濾毒素排泄體外。
2.頭部反射區:可使腦神經恢復指揮功能,加速神經反射作用。
3.胸腔、腹腔、骨盆腔反射區:肺臟→心臟(左腳)、肝臟(右腳)→消化系統→小腸→大腸→性腺,可使體內臟腑器官達到運作正常的功能。
4.脊椎中樞神經反射區: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尾骨→坐骨神經→股關節,可舒緩脊椎骨與坐骨神經的症狀。
5.關節反射區:肩關節→手臂→肘關節→膝關節→坐骨神經→髖關節,可舒緩各關節與坐骨神經的症狀。
6.淋巴腺反射區: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胸部→扁桃腺→上、下顎,加強免疫系統與抗體能力。
7.排泄系統反射區:最後回到排泄系統反射區。
8.加強重點反射區:例如有腹瀉情況者,可再加強膽囊、小腸等反射區。按摩的方向是從腳底往心臟的方向,若反向操作會將往上送的代謝物往下造成腳底浮腫。
原則上,腳底按摩開始與結束一定要刺激排泄系統,因是送出體內廢物的地方,可視為熱身運動。上述的按摩順序不是絕對的,比如有人消化系統不好,可先從消化系統、腹腔神經叢按起,讓吸收好些、心情平穩些,再加強其他反射區,不但能改善腳底血液循環,還能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四、六十七個足部反射區的運用
1.頭(腦)部反射區:運用於頭痛、腦充血、腦震盪癒後的後遺症、偏頭痛、前頭痛、頂心頭痛、後頭痛。
2.額竇反射區:運用於鼻竇炎、發燒、頭痛、鼻塞、頭脹。
3.腦幹、小腦反射區:運用於高血壓、失眠、頭暈、頭重肌肉緊張、肌腱關節復健、腦性麻痺、高血脂患者。
4.腦下垂體反射區:運用於內分泌失調病變、甲狀腺失調、副甲狀腺失調、腎上腺.脾.胰功能失調、促進生長機能、更年期障礙等。
5.顳葉(太陽穴)、三叉神經反射區:運用於偏頭痛、顏面神經麻痺、腮腺炎、耳疾、失眠。
6.鼻腔反射區:運用於鼻過敏、鼻蓄膿、鼻塞、鼻炎、鼻竇炎、鼻息肉。
7.頸項反射區:運用於頸部的痠痛、僵硬、扭拉傷害、高血壓、頭部血液循環不佳、落枕。
8.眼睛反射區:運用於眼睛疲勞、結膜炎、角膜炎、白內障、遠視、近視、散光。
9.耳朵反射區:運用於重聽、耳鳴、暈眩、中耳炎、外耳炎、耳癢。
10.斜方肌反射區:運用於頸部痠痛、頸肩部僵硬、肩胛骨痠痛、肩關節痠痛、頭重、肩痛、胸椎側彎。
11.甲狀腺反射區:運用於甲狀腺亢進或低下、心悸、肥胖、凸眼性甲狀腺腫、神經性的症狀。
12.肺和支氣管反射區:運用於咳嗽、肺癌、支氣管炎、肺炎、氣喘、肺氣腫、肺病、胸悶。
13.胃部反射區:運用於胃酸過多、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脹氣、胃痛、胃炎、消化不良。
14.十二指腸反射區:運用於腹部飽脹、消化不良、十二指腸潰瘍、打嗝多氣、排氣、壓力大、飲食不正常。
15.胰臟反射區:運用於糖尿病、新陳代謝不佳、胰囊腫、喜愛甜食者、消化不良。
16.肝臟反射區:運用於肝炎、肝臟疼痛、黃疸、失眠、膽結石、肝斑、肝硬化、肝癌、肝功能失調引起的營養不良、易疲勞、深夜11點到翌日凌晨3點的失眠。
17.膽囊反射區:運用於膽結石、黃疸病、消化不良、膽發炎、脹氣。
18.腹腔神經叢反射區:運用於神經性胃腸病症、脹氣、腹瀉、胃腸緊張、氣悶、焦慮、失眠、鬱悶、壓力大。
19.腎上腺反射區:運用於心律不整、昏厥、氣喘、風濕病、關節炎、疼痛消炎、增強免疫力。
20.腎臟反射區:運用於腎功能不佳、動脈硬化、靜脈曲張、風濕病、關節炎、濕疹、腎結石、尿毒症、腎臟病引起的浮腫。
21.輸尿管反射區:運用於排尿困難、輸尿管結石及發炎、風濕病、關節炎、高血壓、動脈硬化、下腹部刺痛、輸尿管狹窄造成的腎積水。
22.膀胱反射區:運用於頻尿、膀胱炎、貧尿、膀胱結石、尿道炎、下腹疼痛、高血壓、尿失禁。
23.小腸反射區:運用於胃腸脹氣、急慢性腸炎、腹瀉、腹部悶痛、易疲倦、緊張、脫髮、營養不良。
24.盲腸反射區:運用於慢性盲腸炎、慢性蘭尾炎、消化不良。
25.迴盲瓣反射區:運用於促進迴盲瓣控制收縮、控制小腸與大腸食糜蠕動的功能。
26.升結腸反射區:運用於便祕、腹瀉、腹痛、腸炎。
27.橫結腸反射區:運用於便祕、腹瀉、腹痛、腸炎。
28.降結腸反射區:運用於便祕、腹瀉、腹痛、腸炎。
29.直腸反射區:運用於下腹脹痛、便祕、直腸炎、腹瀉。
30.肛門反射區:運用於便祕、直腸炎、痔瘡。
31.心臟反射區:運用於心臟疼痛、心臟刺痛、呼吸困雖、心臟缺損、心力衰竭、心律不整、高血壓、中風、冠狀動脈病變。
32.脾臟反射區:運用於貧血、食慾不振、感冒、器官發炎症狀、發燒、增加抵抗力。
33.副甲狀腺反射區:運用於缺鈣引起容易骨折、小腿及大腿麻痺或痙攣、指甲脆弱、失眠、腸胃蠕動緩慢等過敏性的症狀。
34.頸椎反射區:運用於頭痛、頭暈、頸部僵硬、頸部痠痛、血液循環不良、椎間軟骨變形或凸出。
35.背椎反射區:運用於胸悶、胸椎不正、風濕性脊椎炎、骨刺、腰及背部肌肉緊張或痙攣造成的背痛。
36.腰椎反射區:運用於閃腰、腰椎痠痛、骨刺、坐骨神經痛、腰椎各種病變造成的背痛腿痛鼠蹊痛。
37.薦椎反射區:運用於臀部受傷酸痛、薦椎軟骨脫出、尾骨受傷、坐骨神經痛。
38.內尾骨反射區:運用於坐骨神經痛、內尾骨受傷的後遺症便秘、性功能障礙、下肢無力不宜久站、久坐引起的下肢痠麻、自律神經失調。
39.股關節反射區:運用於髖關節疼痛、坐骨神經疼痛、大腿痠痛、鼠蹊疼痛、骨盆腔疾病。
40.子宮或前列腺反射區:運用於女性的經痛、子宮虛弱或發炎引起的白帶、子宮脫垂、子宮肌瘤。男性的治療前列腺腫大、頻尿、滯尿、尿道疼痛、排尿帶血或困難。
41.尿道陰莖陰道反射區:運用於尿道發炎或感染、男性勃起障礙、女性陰道發炎。
42.直腸肛門反射區:運用於內痔、便秘、直腸炎、疝氣。
43.脛神經反射區:運用於坐骨神經疼痛與發炎、長期坐辦公桌工作的職業病、久站工作等慢性職業傷害。
44.肩部反射區:運用於五十肩退化性關節炎、手臂無力、肩痠痛、習慣性肩關節脫臼。
45.手臂反射區:運用於上肢痠痛麻痺、上肢無力、電腦族、職業病。
46.肘關節反射區:運用於肘關節受傷、肘關節痠痛、羽毛球肘運動傷害、網球肘運動傷害、職業病引起肘關節傷害。
47.膝關節反射區:運用於膝傷害、膝關節炎、膝關節疼痛、風濕病、下肢無力症、腰痠背痛。
48.生殖腺反射區:運用於男性的隱睪症、性無能及睪丸囊腫、副睪丸發炎、輸精管發炎、充血阻塞。女性的經痛、經期不規律、排卵下腹痛、不孕症及卵巢囊腫、性冷感。
49.外尾骨反射區:運用於坐骨神經痛、尾骨受傷的後遺症、臀部痠痛、久坐引起的下肢痠麻、自律神經失調。
50.髖關節反射區:運用於髖關節疼痛、坐骨神經疼痛者。
51.下腹部反射區:運用於月經腹痛、經期失調、腹部疼痛、骨盆腔發炎、膀胱炎。
52.腓神經反射區:運用於靜脈曲張、坐骨神經疼痛與發炎、長期坐辦公桌罹患工作職業病的患者。
53.上身淋巴腺反射區:運用於肚臍以上器官的發炎、發燒、腫脹、蜂窩性組織炎及流行性耳下腺炎者。
54.下身淋巴腺反射區:運用於肚臍以下器官的發炎、發燒、腫脹、蜂窩性組織炎、腿部或踝部腫脹者。
55.腹股溝反射區:運用於生殖系統病變、疝氣、不孕症、隱睪症。
56.內側肋骨反射區:運用於肋骨病變、胸部不適症狀、肋膜發炎者。
57.外側肋骨反射區:運用於肋骨病變、胸部不適症狀、肋膜發炎、閃到腰者。
58.橫膈膜反射區:運用於打嗝、橫膈膜引起的胸悶、腹脹等不適症狀者。
59.肩胛骨反射區:運用於五十肩、肩胛骨痠痛、肩關節痠痛、背痛者上肢的疾病。
60.胸腔乳房反射區:運用於胸腔、乳房不適及腫病變、豐胸者。
61.胸部淋巴腺反射區:運用於呼吸道發炎、發燒、囊腫、乳房或胸部腫痛者。
62.喉部氣管反射區:運用於喉痛、氣喘、咳嗽、氣管炎、感冒、聲音微弱嘶啞者。
63.內耳迷路反射區:運用於身體無法平衡、頭暈、眼花、低血壓、暈車、目眩者。
64.扁桃腺反射區:運用於發燒、感冒、扁桃腺發炎及腫痛、喉嚨痛、提高免疫力。
65.上顎反射區:運用於牙齦炎、上顎發炎、牙周病、牙痛者。
66.下顎反射區:運用於牙齦炎、下顎發炎、牙周病、牙痛、打鼾者。
67.臉部反射區:運用於青春痘、長斑、臉部皮膚病變者。

五.結論
綜合深入了解以上各反射區的運用後,運用正確的反射區位置,了解反射區的反射性,生理解剖學的運用與分析,經驗的累積與分析的能力,使我們更進一步認識奧妙的人體功能與運作模式,並且以簡單的、安全的、有效的,在人體器官未完全敗壞前,獲得改善,進而促成大部分的器官功能正常化。

耳穴按摩健康法



耳穴按摩健康法

一、 青龍入雲-耳廓正面按摩法
首先雙手合掌,互搓掌心二十至三十次,直到掌心(勞宮穴)發熱。然後雙手五指合攏向上,用雙手掌輕壓雙耳,從下向上按摩耳廓正面十五至二十次,以全耳輕度發熱發紅為準。能產生疏通經絡、運行氣血。

二、 白虎下山-耳背按摩法
以雙手食指之指腹,順著耳後背的曲線,從上而下按摩耳後背之降壓溝及耳背五臟穴。能激發五臟經氣,並可降血壓、穩定血壓水平。

三、 雙鳳展翅-三角窩和對耳輪上腳按摩法
用雙手食指指腹分別按壓兩耳三角窩,依逆時鐘方向作環形按摩一周;繼而,以拇指在耳背三角窩隆起處與食指對捏,朝對耳輪上腳方向牽拉,使耳廓向外上方伸展,然後自然滑動手指至耳輪鬆開,如此反覆十五至二十次。治內生殖器官、下肢和部分上肢的穴道。

四、 猿猴摘果-提拉耳尖法
用雙手拇食二指,夾捏耳朵尖端(耳尖穴)向外向上牽引提拉,手指一鬆一緊或一捏一放,使耳尖穴發熱發紅為準,一般提拉十五至二十次。能疏通全耳經脈氣血,產生健耳強腎之效用。

五、 神龜探海-耳甲腔、耳甲艇按摩法
以食指指尖或指腹,順著逆時鐘方向,按摩耳甲腔、耳甲艇各內臟穴道分佈區。治胸腔部、腹腔部。

六、 二龍戲珠-耳屏按摩法
以拇指伸人外耳道口,托住耳屏的內側面,然後,食指與之相對的放在耳屏外側面,食指旋轉摩擦耳屏外側面十五至二十次。治感冒和急、慢性鼻炎。

七、 黃蜂入洞-外耳道口按摩法
以雙手食指插入外耳道口,指腹向前、向下、向後、向上作三百六十度環
形旋轉摩擦外耳道口十五至二次。治口腔、鼻、氣管、咽喉。

八、 王子登山-對耳屏、對耳輪和耳舟按摩法
兩手握空拳,以拇指指腹與食指第一指關節側面相對,捏住自對耳屏至對耳輪的部位,以拇指與食指由下向上逐漸攀登,到達耳輪體頂部後,順勢下滑回到原處,一上一下按摩十五至二十次。治神經衰弱、頭暈頭痛、頸椎病、五十肩、腰痠背痛症。

九、 公主洗面-耳垂按摩法
雙手拇指置耳垂後面作固定,食指指腹置耳垂前面,順著逆時鐘方向均勻按摩整個耳垂部分並稍用力將其往下牽拉。治牙、舌、頷、眼、內耳、面頰、扁桃體、美容等。

十、 將軍擊鼓-振耳叩腦法
1、用雙掌心分別按住兩耳,緊壓六秒後急放手,以產生輕度彈響聲,反覆
做六次.
2、雙手掌心緊按兩耳孔,兩中指放在腦後枕骨上,食指壓在中指上,然後順勢迅速滑下彈叩後腦部,反覆彈擊十五至二十次。
治耳鳴、耳聾、眩暈等。

長命拍打功功法



分享主題:長命拍打功功法

預備式:自然站立,雙腳平行分開,大約與內肩同寬,雙手自然垂放身體兩側,舌尖輕抵上顎,唇齒輕閉,眼睛輕閉,面帶微笑,全身放鬆,鬆、靜、自然。

第一式:九指神功開井穴(七巧手功法)
1.雙手互搓,雙手感覺發熱。
2.雙手輕拍掌,腳趾出力抓地。
3.雙手指頭彎曲,以指尖、掌根互相叩擊。
4.雙手掌心向上,如捧蓮花狀,用腕部大穴相互叩擊。
5.雙手掌心向下,虎口張開左右交叉、相互撞擊。
6.左右手四指張開交叉互相撞擊。
7.翻掌以雙手腕背戴手錶處上下叩擊。
8.雙手掌心向上,以小指側手刀互擊。
9.雙手翻過來,讓掌心向下,大拇指與食指成鴨嘴狀,其餘四指自然併攏,雙手合谷互相叩擊。

第二式:抖濁去瘀回春功
1.全身放鬆,以腰為重心,身體整體上下抖動。
2.抖動時注意全身放鬆,以自然節律,由慢而快、由快而慢,如此反覆。

第三式:扭腰轉臀沖任督
1.全身放鬆,接著,以腰為軸,左右扭轉,帶動全身肢體,雙手左右擺動。
2.擺動時交互以手掌拍擊小腹,後手背拍擊命門。
3.動作由小而漸大,身體順勢下蹲,上身保持正直,前手大魚際過肩拍擊對側風門、肺俞;後手仍然以手背拍擊命門穴 。

第四式:叩頭醒腦萬事通
1.全身放鬆,雙手掌心相對,五指彎曲,如捧球狀。
2.由前額向頭兩側相對叩擊,經前額、偏頭、耳上至後,如此來回反覆,前後加強。

第五式:開天鳴鼓耳鼻聰
1.五指自然伸直,手肘稍下沉,指尖朝上,雙掌相對拍擊臉部。
2.由前面部緩緩拍向兩側,經面頰、耳朵、過耳後。
3.雙掌過耳後,慢慢轉掌、抬肘,指尖相對,拍擊後頭枕骨,並順勢而下至肩部,如此來回反覆。

第六式:大椎關通全身鬆
1.單用左手,手掌彎曲,全掌拍打頸椎,同時右手掌下移貼放肚臍丹田處。
2.換手操作,右手全掌彎曲,單手拍打頸椎,同時左手掌下移貼放肚臍處。

第七式:脾膽貫穿去憂思
1.以右手魚際輕擊左肩井,同時左掌心仍然貼放肚臍丹田處。
2.換手,以左手魚際輕擊右肩井,右手掌心則貼放肚臍丹田處。

第八式:氣行血行心肺功
1.以左手掌根輕擊右肩下胸窩雲門、中府穴,右手掌心仍然貼放在肚臍丹田處。
2.換手,以右手掌根輕擊左肩下胸窩雲門、中府穴,左手掌心貼放在肚臍丹田處。

第九式:活絡氣血三陰功
1.左手平肩前伸,掌心向上,右手握空拳,由肩內向指尖輕捶,反覆數次。
2.換手,右手平肩前伸,掌心向上,左手握空拳,由肩內向指尖輕捶,反覆數次。

第十式:氣血運化三陽功
1.保持右手平肩前伸,翻掌心向下,左手握空拳,由右手掌背向肩頸部輕捶,反覆數次。
2.換手,左手平肩前伸,翻掌心向下,右握空拳,由左手掌背向肩頸部輕捶,反覆數次。

第十一式:前八卦轉小乾坤
雙手握空拳輕捶胸部,並且左右手環氣如太極,八卦正反運轉。

第十二式:大乾坤上下齊功
雙手握空拳,由胸部捶擊至下腹,然後雙手分左右上下在胸、腹部如太極、八卦運轉捶擊。

第十三式:腰腎命門先天功
1.雙手握空拳,以拳背輕捶雙腰處。
2.雙手左右移動交互捶擊命門。

第十四式:泌尿生殖薦尾功
1.上身前俯、弓腰、抬頭。
2.雙手拳背持續捶擊腰部,並擴及薦、尾部。

第十五式:足三陽強腿筋骨
1.維持第十四式上身前俯、弓腰,抬頭的姿勢,但是將雙手空拳放開,反掌、用掌心擊拍臀部。
2.然後順勢下蹲,順著大腿後、外側拍擊,至腳後跟、踝部,如此上下反覆數次。

第十六式:足三陰充盈骨髓
1.用掌拍擊,由腳踝內側開始,並順勢而上。
2.經膝、股內側至小腹,如此上下反覆數次。

第十七式:丹田神闕延壽功
1.身體自然站直,雙手握空拳,同時捶擊肚臍小腹處。
2.力道由小而漸重,由慢而漸快,如此加強反覆數次。

第十八式:再開八卦強心功
1.雙手握空拳由小腹往上捶擊。
2.經膈上胸,雙手並在胸部正反交互如太極、八卦運轉捶擊。

第十九式:陰陽如合乾坤轉
1.雙手握空拳,由上往下捶擊至小腹,再由下往上捶擊至胸部,如此反覆數次。
2.接著,雙手分開上下捶擊小腹及胸部,同時左右交互上下如太極、八卦之運轉。
3.收式:結束捶擊,同時用丹田發出””嘿嘿””兩聲。

第二十式:天人一氣長命功
1.輕搓雙手,嚥津一口。
2.雙手靜磁場感應:指尖朝上,掌心相對,距離約十公分,置放膻中前約十公分處,站約一~三分鐘。


結論:一、自行練習時,可將第九式與第十式合而為一,由手三陰(由肩內向指尖輕捶)轉手三陽(由手掌背向肩頸部輕捶)循環,如此達到””陰升陽降””氣血通暢之功效。

二、可將第十五式與第十六式合而為一,由足三陽(由臀部順著大腿後、外側拍擊至腳後跟、踝部)轉足三陰(由腳踝內側往上經膝、股內側至小腹)循環,如此達到””陽降陰升””陰陽平衡,且符合身體慢慢蹲下去慢慢拍擊,然後慢慢站起來,再蹲下去,站起來,這樣功效更佳。

三、第十八式係第十一式之重複加強,第十九式係第十二式之重複加強。

四、操練時要注意不要一下子太過用力,開始的動作一定要輕、要慢,然後漸漸加重、漸漸加快,又恢復慢慢放鬆、慢慢放鬆。如此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一次比一次加重,一次比一次加快,然後緩緩慢下來,力道也跟著減輕,如此反覆,每個地方都敲擊到,才不會因操練不當而產生不良影響。

===========================================================


輕輕鬆鬆做保健

睡覺落枕
有些人一睡醒,發現脖子僵硬、頭部轉動不順暢,嚴重者可能還會肩頸痛。
‧方法:拍兩肩,拍擊頸部風池穴、大椎穴、天宗穴、風門穴等區域,各穴約二至三分鐘即可。

====================================================================
■ 便秘
工作緊張、飲食不均衡,都會產生便秘。廢物停留在身體、秘結不通,不但會累積毒素,且會使消化系統運作遲緩,也會導致皮膚乾澀、氣血虧虛。
‧方法:拍腹部天樞穴、神闕穴,各穴約二至三分鐘即可。

====================================================================
■ 中風後遺症
嚴重中風時,會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引起半身不遂,即使復原了,也會有言語不利、口眼歪斜等諸多後遺症。拍打可以調理中風後遺症,活血袪風,通經活絡。
‧方法:拍打四肢與背部,即手臂的曲池穴、腳部的血海穴、背部的膏肓穴。各穴約二至三分鐘即可。

====================================================================
■ 腹部減肥
上了年紀運動少、脂肪高,肚腰粗圓,用拍打消除腹部贅肉。
‧方法:拍打腹部氣海穴、中脘穴、天樞穴、大巨穴、帶脈穴。先用手掌按摩腹部,接著拍打,各穴約二至三分鐘即可。

====================================================================
■ 臀部減肥
上班族一坐下就是八個鐘頭,回家之後又繼續坐著看電視,坐久了,屁股當然變得又寬又大。一個美麗的臀部,肌肉應該結實豐滿;如果臀部過於肥胖,會影響穿著美觀,累積過多脂肪,也會帶來血液疾病。
‧方法:拍打臀部承扶穴、環跳穴、胞肓穴、小腸俞穴,約二至三分鐘即可。

====================================================================
■ 舒緩眼睛疲勞

姆指上有三個相鄰接的穴道分別是明眼、鳳眼、大空骨(如右圖), 明眼、鳳眼能夠改善眼睛疲勞和急性結膜炎,大空骨則可改善一切有關於眼睛的症狀。 平時眼睛容易疲勞的人,每天要刺激這三個穴道兩次。



‧方法: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別對這三個穴道施予刺激, 只要以稍微感覺到疼痛程度的力氣來指壓即可。

====================================================================

■預防老人癡呆症
1.雙腳分開與肩膀同寬。
2.用左手拇指和手指抓住你的右耳垂。
3.用右手拇指和手指抓住你的左耳垂。
4.用腹式呼吸法,下蹲吐氣,上升吸氣。
5.每天做身體上下蹲動作1至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