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詮釋人體所能表達的力與美時,在某種程度上所揭櫫的不單只是
形態的呈現而已,它也許是宗教與實用性下的表徵,也許是一時代下技法的展現,也許是對於傳統比例下的新反動....;在不同時代、價值觀、美學等因素的考量下,裸體藝術是不同且多變的課題,是聖潔的象徵、情慾的交織、是挑逗的誘惑,是完美理想的化身,是性愛的暗示....,由於對裸體不同屬性的解構,使東西方藝術主題的層面,更加豐厚,茲將藝術史對裸體的表現區分歸納如下:
一、神性化下;對主體賦予宗教與實用的價值:
原始藝術的創作,取材多與「求食」、「求愛」有關,並且對植物、動物的圖騰崇拜,對祖先的崇拜,並著眼於大地的繁衍力與祖先的繁衍力上。如:
1.「維勒德芙維納斯」(B.C.15000~10000):是一與生殖有關的神像,是繁衍、豐產的象徵。
2.「曼古瑞法志和他的王后」(B.C.2500):埃及的陵墓壁畫或雕像,受新石器時代影響,但埃及人與之不同的是他們並不畏懼死亡,相反地視死亡為靈魂通往來生之必經路程,埃及的裸體雕像,基本上不在於明顯的寫實風格,而在於形體的新觀念:柔美、自然的傳達。
3.「北周飛天二九○窟」、「西魏飛天二二八窟」:中國飛天於西元四世紀時由印度傳入,是供養佛中最重要的一種,「飛天」凌駕於空,受印度文化影響,皆以半裸出現,手法細膩,著工 嚴謹,並不僅沒有褻瀆神明,反而給予親近神明之感。中世紀的作品受基督教教義影響,多與宣揚教條式的繪畫有關,耶穌或殉道者雖以裸體呈現,但卻是嚴肅。
4.「耶穌受難」:喬托(1290~1300)
「哀悼耶穌」:喬托(1305~1308)
「聖塞巴斯蒂安」:曼帖那
「死去的基督」:曼帖那:這是一幅前縮法來表現透視的作品。
基督的腳掌顯然地縮小許多。除了為追求畫面的和諧外,其另一目的
是為了強調耶穌面部表情。
二、嚴格比例下的古典式完美:
1.希臘藝術要求和諧數字的比例、對稱、平衡美是數學秩序下的理想結構。
(1)米羅的維納斯(B.C.330~30)
(2)赫克利斯與尼門獅的打鬥
(3)宙斯像(BC460~450)
(4)垂死的高廬人(B.C.230~220)
(5)勝利女神像(B.C.220~190)
2.裸體藝術作品人性化的肇端──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裸體藝術承襲希臘完美理想的形式,並且追求更具古典平衡感,且人性化亦是此時期的特色,裸體人物不單只徒具古典美感而已,且著重了面部表情,如喜、怒、哀、樂的神態
(1)唐那太羅「大衛像」
(2)米開朗基羅「大衛像」
(3)波提且利 「春」
(4)波提且利 「維納斯的誕生」
3.新古典主義時期古典筆觸的重現,回歸於對古希臘三度空間雕像的再重現,將古希臘時期的優美準確的人體比例要求,轉移到平面繪畫中的裸體畫上,尤其以安格爾為最著。
(1)安格爾 「泉」
(2)安格爾 「土耳其浴女」
(3)安格爾 「宮女」
三、藉裸體來表現歷史故事、神話、史詩、政治事件的主角人物
1.大衛:「帕里斯和埃萊娜之愛」:表現的是纏綿、輕柔的情慾。
2.大衛:「瑪拉之死」:半裸方式但借由光線及明暗對比,單純的畫面構圖傳達出不安的氣氛。
3.大衛:「薩比諾女人」:裸體人物飾以簡單的盔甲、披肩、主旨是表現人物的氣質與特點。
4.德拉克洛瓦「自由女神引導法國人民」:構圖嚴謹、主體精確與繪畫的動態感及這幅畫作對當時的宣傳與鼓動,為該畫成功之處。
四、強調肉體豐厚的量感:藉由色調的統一(諸如同色系的使用,如魯本斯的暖色系的安排)和人物形體的誇大、形體以量化為主,而非如古希臘或新古典主義強調比例。
1.魯本斯「美惠三女神」(1636-1638),著重於人體解剖,色彩渲染與形式的表達。
2.魯本斯「劫奪列其普的女兒」(1616)
3.雷諾瓦「金髮碧眼的浴女」(1882):前期印象派畫家、特色以堆疊式的瑣碎筆觸並將輪廓線糢糊化。
4.雷諾瓦「陽光下的裸女」
5.雷諾瓦「浴女」(1884-1887)
五、傾向於甜美、輕浮、挑逗性、逸樂生活下的享樂主義。
這繪畫風格主要以洛可可(18世紀法國路易15宮廷藝術),主要代表畫家如下:
1.布雪:「黛安娜入浴」
2.福拉哥納爾「浴女」
3.華鐸「被解除武裝的愛神」:相較於布雪與福拉哥納爾,華鐸的作品可算是將色情的意味表現地相當隱晦,而不是明顯的性感。
六、新審美觀的呈現:
尋求現實世界的裸體美──裸體不再如女神般遙不可及:
1.馬奈:「草地上的野餐」
2.「奧林匹亞」:再者,馬奈的裸體用色摒除了中間色調,並加強輪廓線,使畫中主題彷彿是平面色塊組合,而其他部份如背景與女僕則採暗色調,使主體相形之下更顯突出。
七、狂放色彩與律動線條感性豐富的裸體畫:
以野獸派畫家為主,多採強烈的純色,形體不再是強調的重點,因此對形體細微的描繪在此完全被摒棄。
1.馬蒂斯:「舞蹈」採紅、綠、藍三原色為主基調,並以橢圓式的構圖及舞者的扭曲姿勢來表現音樂的動感。馬蒂斯筆下的人體,是熟練線條下的精簡化,卻也是最有力的表現,其另一幅作品:
2.「粉紅色裸女」則是古典主義風格下所衍化的新風格主義。
八、立體主義下的裸體藝術:
幾何組成的形體結構,多視點的人體組合。三度空間的物象在立體主義的解體下,成為平面的構成。
1.畢卡索「亞維農的少女」:人物彷彿如破碎了的玻璃般,在人體的解構仍在初期嘗試階段,本幅作品可說是發立體主義的肇端,也是畢卡索分析立體主義的早期作品。
2.畢卡索「穿襯衫的婦女」
九、超現實主義下、裸體成為畫中的另一詮釋語彙:
超現實主義傳達的是一種不切實際、虛幻的、想像、排除邏輯的潛意識的夢幻狀態,一種違反常規似的構圖方式,形體刻意的扭曲、畫作的不按牌理出牌....
1.達利:「飛舞的蜜蜂所引起的夢」
2.達利:「柔軟的建築結構和煮熟的蠶豆:內戰預告」
3.恩斯特:「新娘穿衣」
影片欣賞:
裸體藝術http://www.youtube.com/watch?v=tzfDJt-BzOo
形態的呈現而已,它也許是宗教與實用性下的表徵,也許是一時代下技法的展現,也許是對於傳統比例下的新反動....;在不同時代、價值觀、美學等因素的考量下,裸體藝術是不同且多變的課題,是聖潔的象徵、情慾的交織、是挑逗的誘惑,是完美理想的化身,是性愛的暗示....,由於對裸體不同屬性的解構,使東西方藝術主題的層面,更加豐厚,茲將藝術史對裸體的表現區分歸納如下:
一、神性化下;對主體賦予宗教與實用的價值:
原始藝術的創作,取材多與「求食」、「求愛」有關,並且對植物、動物的圖騰崇拜,對祖先的崇拜,並著眼於大地的繁衍力與祖先的繁衍力上。如:
1.「維勒德芙維納斯」(B.C.15000~10000):是一與生殖有關的神像,是繁衍、豐產的象徵。
2.「曼古瑞法志和他的王后」(B.C.2500):埃及的陵墓壁畫或雕像,受新石器時代影響,但埃及人與之不同的是他們並不畏懼死亡,相反地視死亡為靈魂通往來生之必經路程,埃及的裸體雕像,基本上不在於明顯的寫實風格,而在於形體的新觀念:柔美、自然的傳達。
3.「北周飛天二九○窟」、「西魏飛天二二八窟」:中國飛天於西元四世紀時由印度傳入,是供養佛中最重要的一種,「飛天」凌駕於空,受印度文化影響,皆以半裸出現,手法細膩,著工 嚴謹,並不僅沒有褻瀆神明,反而給予親近神明之感。中世紀的作品受基督教教義影響,多與宣揚教條式的繪畫有關,耶穌或殉道者雖以裸體呈現,但卻是嚴肅。
4.「耶穌受難」:喬托(1290~1300)
「哀悼耶穌」:喬托(1305~1308)
「聖塞巴斯蒂安」:曼帖那
「死去的基督」:曼帖那:這是一幅前縮法來表現透視的作品。
基督的腳掌顯然地縮小許多。除了為追求畫面的和諧外,其另一目的
是為了強調耶穌面部表情。
二、嚴格比例下的古典式完美:
1.希臘藝術要求和諧數字的比例、對稱、平衡美是數學秩序下的理想結構。
(1)米羅的維納斯(B.C.330~30)
(2)赫克利斯與尼門獅的打鬥
(3)宙斯像(BC460~450)
(4)垂死的高廬人(B.C.230~220)
(5)勝利女神像(B.C.220~190)
2.裸體藝術作品人性化的肇端──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裸體藝術承襲希臘完美理想的形式,並且追求更具古典平衡感,且人性化亦是此時期的特色,裸體人物不單只徒具古典美感而已,且著重了面部表情,如喜、怒、哀、樂的神態
(1)唐那太羅「大衛像」
(2)米開朗基羅「大衛像」
(3)波提且利 「春」
(4)波提且利 「維納斯的誕生」
3.新古典主義時期古典筆觸的重現,回歸於對古希臘三度空間雕像的再重現,將古希臘時期的優美準確的人體比例要求,轉移到平面繪畫中的裸體畫上,尤其以安格爾為最著。
(1)安格爾 「泉」
(2)安格爾 「土耳其浴女」
(3)安格爾 「宮女」
三、藉裸體來表現歷史故事、神話、史詩、政治事件的主角人物
1.大衛:「帕里斯和埃萊娜之愛」:表現的是纏綿、輕柔的情慾。
2.大衛:「瑪拉之死」:半裸方式但借由光線及明暗對比,單純的畫面構圖傳達出不安的氣氛。
3.大衛:「薩比諾女人」:裸體人物飾以簡單的盔甲、披肩、主旨是表現人物的氣質與特點。
4.德拉克洛瓦「自由女神引導法國人民」:構圖嚴謹、主體精確與繪畫的動態感及這幅畫作對當時的宣傳與鼓動,為該畫成功之處。
四、強調肉體豐厚的量感:藉由色調的統一(諸如同色系的使用,如魯本斯的暖色系的安排)和人物形體的誇大、形體以量化為主,而非如古希臘或新古典主義強調比例。
1.魯本斯「美惠三女神」(1636-1638),著重於人體解剖,色彩渲染與形式的表達。
2.魯本斯「劫奪列其普的女兒」(1616)
3.雷諾瓦「金髮碧眼的浴女」(1882):前期印象派畫家、特色以堆疊式的瑣碎筆觸並將輪廓線糢糊化。
4.雷諾瓦「陽光下的裸女」
5.雷諾瓦「浴女」(1884-1887)
五、傾向於甜美、輕浮、挑逗性、逸樂生活下的享樂主義。
這繪畫風格主要以洛可可(18世紀法國路易15宮廷藝術),主要代表畫家如下:
1.布雪:「黛安娜入浴」
2.福拉哥納爾「浴女」
3.華鐸「被解除武裝的愛神」:相較於布雪與福拉哥納爾,華鐸的作品可算是將色情的意味表現地相當隱晦,而不是明顯的性感。
六、新審美觀的呈現:
尋求現實世界的裸體美──裸體不再如女神般遙不可及:
1.馬奈:「草地上的野餐」
2.「奧林匹亞」:再者,馬奈的裸體用色摒除了中間色調,並加強輪廓線,使畫中主題彷彿是平面色塊組合,而其他部份如背景與女僕則採暗色調,使主體相形之下更顯突出。
七、狂放色彩與律動線條感性豐富的裸體畫:
以野獸派畫家為主,多採強烈的純色,形體不再是強調的重點,因此對形體細微的描繪在此完全被摒棄。
1.馬蒂斯:「舞蹈」採紅、綠、藍三原色為主基調,並以橢圓式的構圖及舞者的扭曲姿勢來表現音樂的動感。馬蒂斯筆下的人體,是熟練線條下的精簡化,卻也是最有力的表現,其另一幅作品:
2.「粉紅色裸女」則是古典主義風格下所衍化的新風格主義。
八、立體主義下的裸體藝術:
幾何組成的形體結構,多視點的人體組合。三度空間的物象在立體主義的解體下,成為平面的構成。
1.畢卡索「亞維農的少女」:人物彷彿如破碎了的玻璃般,在人體的解構仍在初期嘗試階段,本幅作品可說是發立體主義的肇端,也是畢卡索分析立體主義的早期作品。
2.畢卡索「穿襯衫的婦女」
九、超現實主義下、裸體成為畫中的另一詮釋語彙:
超現實主義傳達的是一種不切實際、虛幻的、想像、排除邏輯的潛意識的夢幻狀態,一種違反常規似的構圖方式,形體刻意的扭曲、畫作的不按牌理出牌....
1.達利:「飛舞的蜜蜂所引起的夢」
2.達利:「柔軟的建築結構和煮熟的蠶豆:內戰預告」
3.恩斯特:「新娘穿衣」
影片欣賞:
裸體藝術http://www.youtube.com/watch?v=tzfDJt-Bz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