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5出發,大袋子裡裝了便當,每個餐盒上貼了姓名和地址,按照送餐順序擺放,範圍包括后里,內埔,月眉,泰安,從她家裡出來直到送完餐回到家,大約 60公里,退休半年後,她在慈心當送餐義工, 六年多了,風雨無阻,我想幫她寫一篇記錄。
首先送達的便當是自費的(分成50元和60元任選),如果是免費便當,需事前訪查,確認真正有需要才送。尋找新的個案居住地方,有時很困難,鄉間小路居住零散,太難找的地址需先跟案主約好時間,由需求者帶或鄰里長陪同。整理異動單的義工也很辛苦, 有的要少油,有的菜要煮爛一點,有的要少鹽,有的飯要少一點,因為沒吃那麼多 ......
碰到案主不在家(看病,做復健,有事外出......),就將餐盒放在吊籃或放進塑膠袋吊掛,平常阿絨一個人送餐,到達送餐地點時,她手上拿便當走進案主的家,開門進去放在桌上,行動方便者會出來拿飯盒,寒暄幾句 (阿婆,阿公,吃飯喔!),回到車上再倒車出去,今天多一個助手,由我走進去送,她去倒車,節省一些時間。
當我走進房子,打開門時,有的拿著拐杖,行動不便,有的躺在床上,身體萎縮,需要居服員餵食,有的口齒不清,有的精神障礙,有的無法走路,坐在床上頭垂得很低,有些失智 ......對照之下,覺得自己好幸福,還有能力服務別人,算是日行一善吧!
聽阿絨說,送餐的業者本來好幾家,但因送餐員流動性大,很多人覺得太辛苦就不做了, 有的業者覺得政補助不夠成本,常要貼錢,做不起來就不做了,最後只剩慈心,而且慈心送餐的戶數越來越多,現在連自費的也送,真是服務到家,我問她晚餐有人送嗎?她說另有一些人送晚餐。
真佩服阿絨的開車技術,鄉下的路很窄,有的路很彎,她都照樣開進去,最困難的是直接倒車出去,因為沒有多餘的空地讓車子轉頭,甚至倒車出去正好是馬路的中央,她迅速將車子轉 90度再往前開,讓我嚇出一身冷汗,我問她車子被如此操練,耗損是不是很快?她回答說:「車子確實常需要 保養。」
最後一個餐盒送達時,一位拿著拐杖的阿伯已在門外等侯,他另一手拿一大包自家種的菜,請阿絨拿回去吃, 他行動不方便,鄰居幫他種,採收後沒辦法拿去賣,只好拜託人家幫忙吃,也算是對送餐者表達謝意吧!
12:43送完便當,她載我到附近一棵楓樹下用餐,周圍種很多落羽松,碰巧遇見一對新人拍婚紗照,我們吃飯時,一隻腳受傷的狗走過來,靜靜等侯,阿絨把吃剩的骨頭餵給牠。
回程中阿絨把車子開到路邊樹下停車,我問她:「有事嗎?」她說:「 我累了,需要休息。」她很快就睡著了,休息十多分後她恢復精神,我問她 這樣辛苦的工作,怎麼有耐心做下去? 她說:「為了自己的健康,觀音菩薩會保佑,僵硬的身體要常鍛鍊,再苦也要做,直到不能動,這是對菩薩的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