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8:56泰安休息站,竟然三個隊友上廁所前,
9:21下車,全隊走到梅子鐵橋,分成兩隊, 第一對走到東勢客家文化園區, 第二隊由右方階梯走上去坐車到東勢會合。
雖沒出太陽,但雨停了,步道平坦又少車(假日腳踏車多, 平日幾乎成了人行步道),我和陳團長邊走邊聊,非常愉快, 張教授看見前方一隻狗(米格魯),教授想逗牠玩, 但狗似乎緊守自由。我們看到白頭翁肥嘟嘟的, 又看見一隻茶褐色的大鳥閃過,還聽到遠處野鴿子的叫聲(咕咕咕— 咕),樹蔭多,樹葉青綠,生態好、空氣清新。 有一位住附近的老阿伯,騎著自家腳踏車,天天來此運動, 真是幸福!(一個月至少省下4500元租車費,還賺到健康)
11:30~12:25東勢客家園區,走了2個小時近7公里的路 ,一點都不覺得累,快樂的時光過得特別快, 我在客家文物館逛一圈,回味古早時代的生活,蓋完21個大小紀念 章,還買一個阿信的包,布包造型、配色很精緻典雅, 如果把它送給像阿信的母親,媽媽不知會不會說我太浪費?
12:40~13:05東勢果菜市場,13:13~14:17電 火圳步道,單程2.5公里,14:43~15:30月眉糖廠,1 5:33~15:47大樹公(樟樹),樹木遠看像2棵, 可是近看中間連在一起,有一根凸起的樹根互通,這棵樹曾生病,被 2位樹醫生治好,真是個奇蹟,醫生的大名高掛樹幹上, 永遠與這棵樹並存,醫樹也是偉大,受到尊重。
==================================================
==================================================
東豐自行車道:由東豐鐵路改建而成,於西元2000年11月15 日正式啟用,是全臺灣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而成的自行車專用道。 也是國內唯一封閉型的自行車專用道長約12公里的路程,不僅設有 夜間照明,沿途仍然保留多處車站的月台,石岡車站月台附近原為平 地,經九二一地震後出現約十公尺高低落差,為體驗地震斷層的極佳 地點。
早期石岡地區的農民常在清晨擔著蔬菜水果在石岡車站月台, 搭火車前往豐原市區零售農產品, 因此石岡月台又有「零擔月台」 之稱。零擔,即「零售擔」的意思, 後來因諧音而被暱稱為「 0蛋月台」。 石岡,舊稱「石崗仔」,東豐自行車綠廊和后里鐵馬 道接壤,從東勢方向民眾經由梅子鐵橋可到達石岡、 而從石岡方向的民眾則經由梅子鐵橋到達東勢。
東豐自行車綠廊完工於民國47年,是台灣山線鐵路的支線之一,主 要是為了運載大雪山林場所採伐的林木, 並同時提供沿線居民對外的交通服務。當時以載運木材及農工業產品 為主,是東勢、石岡早期最主要之交通運輸工具, 從豐原開始貫穿石岡直到東勢的鐵路全長14公里, 曾被稱為是全台灣最美麗的鐵路支線,在民國80年8月31日開出 最後一班列車,在台灣鐵道史上劃下了一道句點。在台中縣政府的規劃下,民國88年開始舖設柏油,栽植各種花木並 保留部份地震景觀,民國89年11月15日正式啟用, 成為大臺中地區假日休憩新場所,沿線有石岡水壩、 東勢客家文化園區、自然生態及景觀建築等景點, 是旅遊休憩與戶外教學的重要據點。
東豐鐵路拆除前,不但是國內僅 存的三條鐵路支線之一,也是許多山城民眾兒時溫暖的記憶, 每天看著發出嗚嗚聲的小火車經過, 成為沿線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的小朋友在鐵軌附近嬉戲, 有的孩子緊跟在運煤車後,拾撿掉落的煤渣換取零用錢, 莘莘學子則是每天搭乘小火車到鄰近鄉鎮上學。
電火圳歷史電火圳是一條以發電為主的水圳,「電火」兩字在客、台語中皆為電 燈的意思,所以當地人稱這條日治大正年間開鑿的圳溝為電火圳, 是再貼切不過了。電火圳引用灌溉渠道八寶圳的水,沿線蘊含豐富的動植物生態, 而其旁設置的行人步道,散步其中順著水道而行,不但有鳥叫蟲鳴, 更可沈浸在大自然的沁靜中。半山腰上的電火圳,有著良好的視野與景觀。這裡, 我們可看到遠方連綿不絕層層相疊的中央山脈,最高的那座是雪山, 天氣晴朗時可以看到像鷹嘴似的雪山,山城一帶的客家人稱之為「 鷂婆嘴」或「鷂婆」(「鷂婆」為客家話老鷹的意思)。
早期石岡地區的農民常在清晨擔著蔬菜水果在石岡車站月台,
東豐自行車綠廊完工於民國47年,是台灣山線鐵路的支線之一,主
東豐鐵路拆除前,不但是國內僅
電火圳歷史電火圳是一條以發電為主的水圳,「電火」兩字在客、台語中皆為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