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鑾帶隊,準備去三通嶺步道【註1】和桃園農博。上車前月春把燕新向小碧雲借的 100元還清,原來燕新把兩人搞混,差點鬧笑話,錦梅也說阿鑾和阿蜜很難分辨。 Jaime 和秀霞剛認識却很投緣,jaime前腳踏下候車平台,後腳却陷入水溝,原來我們站的候車木地板,經不起日晒雨淋,已有數片損壞,幸好只是襪子濕了,人沒受傷,隊友說 :「應該申請國賠! 」為了避免再有人誤踩,隊友趕緊把變形木板用腳踩破。
上車後領隊解說行程:「叉路很多,能走的希望跟著我走,許師傅會把車停在三通嶺排樓入口,半個小時就能走到三通嶺,不想走的停在那裡休息看風景,能走的繼續跟著我,先陡下拉繩子約 10分鐘,過了就很好走,經過建民農場,由靜院寺旁走梯仔崎古道,再走松林步道,繞一個小 o預計10:30 折返三通嶺,然後一起下山,從大坑尾步道走到大馬路左轉走回遊覽車,約 12:30開車到三義吃午餐。 」徐團長接著補充三義以前叫三叉河【註2】。
8:30下車,上完廁所沿著卵石鋪成的挑炭古道往上爬,沒風走得滿身汗,想到前人挑炭的辛苦,實在汗顏, 9:05三通嶺石碑,旁邊有山友亭和二等三角點,我們有 33人繼續往下走,果然是要拉繩子陡下,我們走得很慢,我發現葉子主脈長滿刺的植物,徐團長說那是 鳥不踏,連鳥都不敢踏。
9:58建民農場涼亭,我們休息吃點心,春蓮請大家吃桑椹和樹葡萄,非常止渴,秀霞說剛剛在山上有一種蕨類, 它的球莖可以解渴,葉子是很好的插花材料 後來我想起它叫腎蕨,我們這一路走來看到不少蕨類植物,但似乎以芒萁居多。
11:20~11:40三通嶺,等隊友到齊的時候,我們紛紛到石碑和三角點拍照,山友亭上掛了木匾,刻著很美的詩句 : 三義看美景,通霄海連天,嶺上斜陽照,歡唱老情歌,迎面清風爽。 您我再相逢。林大哥或許肚子餓,他說自己耐餓能吃。
12:15大馬路,前方隊友看到有蛇像拐杖般粗,瞬間不見,我看到樹上有藍雀飛過。肚子越走越餓,阿鑾看我走路沒精神的樣子,建議我在 you tube上看鄭雲龍拍的影片,她看了覺得有用,現在爬山不需要綁護膝。 上車後看到彩霞左膝蓋褲管破一個洞,原來踢到石頭跌倒。
12:43開車前往三義街上,在中正路徐團長叫大家往右看,有3D彩繪 ,但我坐左邊看不清楚,回程他又叫我們往左看,看到了,可惜太遠仍然看不清楚,幸好梁大哥拍得很清晰,補足缺憾。我跟著阿鑾走到 金榜麵館,人太多沒進去,進到賴新魁麵館,大伙點了六碗豬頭肉粄條 (招牌麵),一碗70元,大碗又好吃,吃完開一張發票,由我收下,若中獎則大家再來吃, 阿鑾外帶一碗加小菜,她拿給司機當點心,怪不得下車吃麵前,她問司機吃了沒?
12:43離開三義,14:51新屋桃園農博,領隊說16:30到福興宮上車 。下車處有巨人的雙手歡迎我們,古代農夫看太陽的影子當作息,戴斗笠拿鋤頭辛勤工作才能維持溫飽,我們在植物地景欣賞 30分鐘的表演 ~首創全新參與式歌舞展演青農起藝,涼風徐徐,音響效果很震撼,表演完荷花仙子,蜜蜂舞者 ......跟大家握手致意。
我們在2號候車,坐遊園車到3號下車,由葉劉大哥當導遊,走到光電埤塘看錦鯉魚,成群錦鯉聚成兩堆,原來那個範圍是餵食區,遠處有太陽能板。走到原民造屋,微笑牧場,米食文化,看到奉茶亭,我的茶快光了,三大桶鹼性飲用水,我裝了半壺,喝下覺得滿順口的,走出像電鍋造型的山洞,看到福德宮,阿鑾虔誠拜土地公,感謝神明保佑,雖然 jaime和彩霞先後跌倒,但都有驚無險,我也感謝土地公,保佑大家一路平安!
註1:三通嶺,又稱大坑尾山,海拔473公尺,位於苗栗縣三義鄉雙湖村,山頂有二等三角點#1099基石,另有山友亭、三通嶺石碑,山頂上可西望通宵、梧棲海天一色的落日美景,此山因連接三義及通霄,故取名三通嶺,也是 挑炭古道的中途休息站。
挑炭古道由來起於60、70年前,通霄和三義山區燒木炭行業興盛,大批木炭商人深入福興和大坑山區購買木炭,並雇請挑夫挑到三義火車站裝運輸出,當時山區炭窯林立,來往「挑炭古道」的挑夫絡繹不絕。早期古道雖已荒蕪,但在 三叉河登山協會 的勤耕下已逐漸恢復舊觀,而為整修「挑炭古道」的雙湖村長(三叉河登山會員)林德鈞將這條古道和社區總體營造結合,讓樂山者緬懷先民開山闢地刻苦耐勞精神,社區發展協會特別請木雕大師「 傅學榮」創作一件「挑夫意象雕刻」,已擺置在苗四十八線大坑古道入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