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由梁總帶隊,路程很短沒安排DJ,徐團長趁此良機解說中壢(澗仔壢 )命名由來,澗仔壢是因為老街溪、新街溪由南向北縱貫形成兩大澗谷,所以稱之為「壢」;後來又因為此地位於昔日北部兩大都市-竹塹(新竹)和淡水(原指新莊,後指臺北)的中途,為來往行旅休息的地點,所以又取其「中」字,改稱「中壢」 老街溪源頭(龍潭池),新街溪源頭 (龍潭台地南端),內湖(山丘中的小湖),湖內在高雄,還有湖口,口湖,東湖,西湖,北湖 ......
領隊行前說明 :環山路2段68巷登山口上去,環山路2段50巷口上車,途中在泰安亭,論劍亭休息,竹月寺午餐,金面山剪刀石山風景不錯,但拍照要小心,底下是懸崖。下午到碧湖,大湖公園輕鬆散步,約四點回程,五點前回到中壢。
8:07下車,在7--11排隊上完廁所,8:29金面山親山步
論劍亭往下的路要拉繩子,堅硬的岩石上有被鑿的踏腳處,石縫間若不易踩踏,還補上水泥,真是感謝前人開路,要鑿洞,補水泥,釘上鋼釘,綁繩子 ......太辛苦了!我們小心爬,爬了 20分鐘。
11:08~12:04竹月寺午餐,大家很渴,流太多汗,看到飲水機就去按,不料,可能颱風停水,沒風,天氣很熱,梁總數了香爐共六處,他點香拜完天公再拜主神 (千手觀音 ),再往廟的左方神像拜,最後插香的香爐在柱子旁,不知是什麼神的爐位? peater說:「可能是讓行動不便的人插的,因天公爐較遠 」,我問他拜神的順序,他說小時候跟祖母去隨香,看祖母拜神的順序跟梁總一樣,當時還有搭 五分車,我問他為何取名為五分車(註1)?他答:「可能是五分鐘開一班車吧! 」我想這跟軌距有關,跟時間無關吧!

吃飽我走到廟的前方階梯,那裡有樹蔭涼快,12:04往下走,十分鐘後越過馬路到 7--11換下濕透的衣服,順便買舒跑,喝了半瓶,哇!暢快 。
12:35坐車到碧湖公園。有的隊友下車後直接去喝咖啡,有的走一小段路去吃豆花冰,我們乖乖的繞湖一圈,湖水有魚腥味,有人在釣魚,走到小白宮 【公園管理室】 ,本想進去參觀,可惜沒開放,再走到涼亭休息,背後是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坐在涼亭大家都不想動,靜靜觀賞棲息在樹上的夜鷺,小白鷺,阿鑾打手機問小香吃到豆花沒?
豆花能外送嗎?我們有18位想吃豆花住在天龍國的人 ......老闆本來沒外送服務,但這次破例,梁總 帶人去公園入口領冰,看到老闆騎機車,後面載的應該是老闆娘,沒想到載的是壓寨夫人 (小香),可能老闆怕彼此不認識,找不到取貨人就不妙吧!
豆花很好吃,裡面還加了紅豆和粉粿,吃完大家很開心,走到入口,看到跳雙人舞的銅雕,下面寫團結和諧,很美的藝術品,跳舞要雙方步調協調,否則踩到對方的腳就糗大了!
豆花能外送嗎?我們有18位想吃豆
豆花很好吃,裡面還加了紅豆和粉粿,
2:18~3:50大湖公園,徐團長很細心,他觀察到湖中有三個人工浮島 ,浮島上種了水生植物,能遮光抑制藻類繁殖還能吸附水中氮磷鉀, 淨化水質,美化環境,為鳥類魚類昆蟲棲息處所。公園週邊種很多野薑花,可以除臭,因此,大湖公園聞不到臭味。
在公園角落發現土地公廟旁還有一間 老公祠,奇怪,怎麼會出現在公園旁,原來 背後有一個活人祭故事(註2)。
園區養白鵝,鴨子,紅冠水雞,牠們有時在水中,有時在草地閒逛,我們也相當悠閒,在拱橋前拍了許多照片,落羽松葉子轉紅,白色拱橋配上倒影,好美的背景,怪不得領隊要大家穿鮮豔的衣服來,有些隊友連拍一百多張, 美鳳把它做成影片,還配上快節奏的音樂,可見大家玩得多開心 。
註1:標準軌距最早始於英國工程師史蒂芬生,提出4呎8½吋的軌距 (1435公厘)。1845年英國皇家專員建議用4呎8½ 吋作為標準軌距。1846年英國國會通過法案,正式將4呎8½ 吋立為標準軌距。
註2:「大湖」舊名十四份埤(陂),因白鷺成群又稱白鷺湖,興建於 1979年(民國六十八年),採中國園林式設計,大湖湖泊面積約 10公頃餘,是台北市最大的大型湖泊之一(另一座鄰近的大型湖泊為同樣位於內湖的 碧湖,又名為內湖大埤),屬區域性公園。
當時在修築十四份圳陂時,由於土堤經常崩塌,工程不順,於是有人提議,採用「 活人祭」,以祈求工事順利。於是派人前往艋舺 乞丐寮,請來一位老弱多病的乞丐,招待幾日大餐後,就將這位老乞丐投入十四份陂祭神,事後在湖畔建立這座老公祠加以祀祭。今日的 老公祠已經過重修,祠內 祀奉這位無辜犧牲者的靈牌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