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3日 星期日

台灣人的父親結和解或無解 作者:林阿蜜老師

父親節,想起阿貞跟我分享的問題家庭個案,她說完問我到底哪個小孩容易輔導?
案例:夫妻離婚後,丈夫立刻將小三娶進門,造成兩個無辜受傷的小孩,老大選擇原諒爸爸,卻恨新媽媽,如果不這壞女人,媽媽不會離家老二選擇恨爸爸,爸爸沒善待媽媽,害媽媽跑走了。兩個孩子心中都含恨,那一個孩子容易輔導?我沒學過心理學,不知哪個孩子會比較痛苦,我只知道心理創傷較嚴重者,比較難解開心中的結,我投降,答不出來
阿貞告訴我答案恨爸爸的較難輔導,因為爸爸是自家人照理應該愛他,可是爸爸讓他失望生氣。新媽媽雖然可惡,但畢竟她是個外人(非自家人)因此,老二的心裡充滿矛盾,愛恨之間倍受煎熬,痛苦指數當然高。
我想如果那個家庭還有老三,他選擇不恨也不愛重組過的家(抽離現實,逃避問題)或許不會受傷,不過可能沒有這樣的小孩吧!簡直既無知也無感。
如果他們家還有老四,選擇恨爸爸,也恨新舊兩個媽媽,我想他會更痛苦,可能會很鬱悶,因為他看不慣,無法適懷,心中只有恨,可能離家出走或導致憂鬱,苦悶積壓找不到出口,與父母親的心結打成死結,終究是無解
如果還有老五,過於自責,認為自己沒做好勸導父母和好,或怪自己長像太醜,不夠可愛,或太笨......最後父母才會吵架鬧離婚。
或許還有老六,他恨自己,也恨父母,還包括親友和世人,就像布袋戲裡的恨世生,或黑白郎君把別人的痛苦當成自己的快樂,殺了人還會露出詭異的笑。
或許還有老七,選擇原諒父母,認為命運對他的安排都是對的類似耶穌,是個救世主,在十字架上原諒一切,因為世人不知自己犯錯,他願用祂的血肉洗淨人的罪。
如果他們家的成員複雜,還有養女童養媳那她可能愛收養她們的父母,恨的是原生家庭,為何遭到棄養?養子碰到的養父母若善待他們,那怨恨原生家庭之心不會深,但若遭到虐待,他們會更恨原生家庭的父母,然而,父母會棄養或買賣兒女,有時也是出於無奈,我小時候聽過一隻鳥仔哮啾啾的歌【註1不懂歌詞其中的隱喻,只知道鳥兒很可憐,哭到半夜找不到巢,後來才知道中國因甲午戰敗,只好割地,把臺灣給日本人管,實在不得已,像是事業失敗的父親,只好典當家產,但只要有能力,一定想辦法贖回。
二次大戰日本戰敗,被虐待的台灣人民趁機(戰敗遣送回日本)打日本人,他們不敢反抗。日本只把台灣人當二等人,日本老師對台灣教育算成功,但日本警察令人害怕(當年的台灣媽媽若孩子不乖,會說:大人(警察)來了),日本殖民時期,台灣人對日本人又愛又恨,應該有把日本人視同養父的情感吧!
有些老而無子的人,會去收養〈〉東南亞洲弱勢家庭的孩子,沒血緣也沒地緣關係,純是空降的外來種,這樣的孩子有奶便是娘雖然思念自己的國家想念故鄉,但可能回不去了。
易經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天地生養萬物。物種不管生在任何惡劣環境,總要想辦法適應環境,適者生存是生存的法則。
每個孩子對父母的離異有不同的解讀父親這角色若用自然界的眼光看待,他提供種子,母親像是土地,供給養分,要讓植物發芽成長,長成一棵健康的生命再延續後代,種子和土地都要良好,否則下一代會扭曲變形甚至夭折枯萎。
有些人把台灣這塊土地母親,很想把它抱得緊緊的,聲明這是我的,不跟我同樣想法的都是外人甚至後來移居的中國人稱他們是人,嫁入台灣的外國人叫娘,來台的看護為,膚色血統不同的為人,我不知這樣的說法對或錯,但可以肯定的是:住在台灣這個大家族會四分五裂,住在裡面的孩子會幸福嗎?
身處在台灣每個人有著不同的想法做法,彼此互相尊重,家人才和諧共處,否則只會製造更多問題家庭,產生更多問題小孩,需要更輔導老師來共同解決問題。
劉伯樂先生在台灣畫寫筆記說:野鳥沒國境,沒政治版圖,沒有敵我之分更不會分藍綠,漳泉,閩客,平地人或山地原住民,新住民,外省或本省......外來政權或本土,兩岸之間自由來去候鳥也會為了過冬而不知牠們會不會笑居住在台灣的人分得太細
台灣領土很小,偏偏住民很複雜,以籍貫分可能包括中國35省,以國籍分,新住民遍及東南亞,以母語來分,更是南腔北調,如果要族群融合,彼此應互相包容,不要挑起族群對立,不去仇視或區隔本土與外來,用大家聽懂的語言來溝通【註2用大家熟悉的文字來書寫,如此,或許台灣的父親結能解開。
今年的父親節湊巧蘇迪勒颱風來,讓原本可以慶祝的一天,大家都只能躲家裡避風雨,颱風過後災情慘重,土石流,樹被連根拔起,電力中斷,路燈不亮,馬路漆黑,老天爺可能在生氣,我們沒好好愛護地球,該檢討改善,科技發展太快,交通方便快速,應該用寬廣的胸懷看待家庭問題,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1一隻鳥仔哮啾啾隻鳥仔哮啾啾/嘉南民謠
關於它的起源,歷來說法不一,在宜蘭地區曾經採集到「一隻鳥仔」的類似曲調,且「本地歌仔」(最原始的歌仔戲)中也有此曲調,所以亦有可能是源自於蘭陽平原。但以描述抗日同胞抵禦日本人侵台的說法最為廣泛。
西元1894年,滿清帝國於甲午戰爭中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政府據台之初,台灣的愛國志士結合起來奮力抵抗異國的統治;抗日同胞組織民軍,抵抗日軍的南侵,志士們間關百戰、傷痕累累,無奈軍火不足、糧食不繼,終於在諸羅山(今嘉義)失守。抗日志士死傷眾多、終至流離四散。憤怒、傷心的人們每念及割讓一事,悲從中來,就唱出:「是誰弄破阮的巢(台灣),給阮捉到一定不放伊(日本人)干休!」
2:周志文在同學少年書中提到他的小學同學,有一個名字很怪,林烏丟,他爸爸取的,他爸爸是個讀書人,原來報戶口時直接用閩南語講名字,聽不懂閩南語的只好憑聲音造字,鬧了大烏龍,父親早逝無法更正,作者猜想他同學應該叫林宇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