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砧板上的拼圖 林阿蜜

(一)記憶拼圖亂拼
當老師的時候,上課常告誡學生:「上課不要遲到」沒想到換我當學生時,自己卻常有不守時的現象。
退休後想要重拾畫筆,找回年輕時候的夢想,報名壓克力生活彩繪
第一天上課人數不足十人,不太確定能否開課,第二次上課缺席(參加花蓮三日遊),第三次上課換地點,要在一樓我卻跑到三樓,老師早在一樓上課了。
第四次上課教室改在三樓,我沒算好時間,遲到七分鐘,溜進教室沒多久,老師叫我的名字,請班代把講義交給慢來的同學。上課中越畫越灰心,用的技巧太多老是跟不上,成了後段班的學生,實在有夠懊惱的。
或許我的名字太特別吧!引起另一個同學的注意,下課後她來找我,她不好意思的問:「請問你是不是有在中平國小教過?」「是啊!」「老師你還記得我嗎?」女大十八變,很難拼湊,實在猜不出來。
她提起她爸爸的名字,我想起來了,但是名字只記得其中一個字,她拿出上次發的通訊錄指著自己的名字,我想起來了,她又問我:「老師,你記得你是教我三年級還是四年級?」這個問題好像很簡單,我卻想不出來,只好說:「我回家找班刊確認一下」
找到了,報紙型的班刊,刊頭有她爸爸的毛筆字,出刊日期:8243日,太意外了,或許有緣吧,二十年後師生竟同在一班忘記太多,不知從何聊起?「妳畢業了嗎?」「已經大學畢業三、四年了」坐妳旁邊的帥哥(班代)是妳的誰?她很害羞的說:「男朋友」怪不得通訊錄上兩人的地址相同。
我牽出腳踏車準備騎回家,她說:「老師,騎慢一點,路上小心!真的老了,換成學生叮嚀老師。回想當年教他們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在後門,碰到一個準備接孫子的阿公,我不認識他,他卻對我說:「怎麼不等妳阿公來載妳呢?」等我走近時他說:「歹勢,認錯人了。」雖然我長得有點矮,但臉孔也不該像個小朋友吧!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
(二)砧板上的拼圖
    不知道那時候我幾歲,但這段記憶在我腦中一直很鮮活、有趣。不管是酸的、鹹的、辣的味道統統都有,最後,這些都變成濃濃的甜味,留在童年的回憶中。
我家附近有一間很小型的蜜餞工廠(李仔寮),鄰居有很多婦女都去那裡工作,——切李子,小孩子不會拿刀子切李子,因為那需要精細的刀法,才能在剁成兩半的李子表面,切出細密的平行紋路,最後煮出好看的蜜餞來。
     切李子之前,必需先將每個李子剁成兩這是比較大的孩子可以幫忙做的。首先要準備一個籮筐,上面橫擺一副砧板,再抬一籮筐的李子擺在左手邊,接著,坐在矮椅子上,戴上手套,右手拿刀,左手抓李子,用點暗勁剁下去。剛開始,一次只能剁一顆,等技術好一點,可以一次兩顆、三顆、四顆,甚至更多。剁開的李子大半會自動掉入籮筐,還停在砧板上的,用刀子順手一撥,也都進了筐子裡。
     我當時並不適合到蜜餞工廠當童工工廠的地板太溼滑,噪音太大,刀子太多,媽媽不願意我跟去,一來怕我礙手礙腳;也擔心我受傷。但是,沒有媽媽在身旁,我會不停的哭,讓她放心不下,最後,她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她帶我去,也叫我當她的助手,幫著做點工作。

    媽媽從家裡帶一張小椅子讓我坐,我負責排李子讓她切,起初我只是排一長列,太慢又無趣,改成雙排並列,速度加快,砧板上排滿後,總不能讓李子疊羅漢吧!這時,我注意到自己砧板上的作品:哇!像長頸鹿嗎?還是一列長長的火車?或者是抽象的拼圖?這些圖形很快就消失。原來,媽媽切李子的速度也夠快的。前面不見了的形象,我趕快在後面補拼,另一幅完全變了模樣的拼圖出現了。我不認為這是工作,只是覺得好有趣。
     隨著年歲增加,我漸漸變成了大小孩,可以自己拿刀子剁李子。我的速度愈剁愈快,一次剁三顆不夠快,改成四顆,當然出的力氣要更大,一個不留神,竟然連左手指也一起剁
太痛了,趕緊跑回家,媽媽看了,急忙拿出胃散灑在傷口上止血。
     逢年過節,媽媽會帶我去蜜餞工廠買蜜餞,準備送給親戚。老闆娘總會順便挑一個蜜餞,塞進我嘴巴,又甜又黏的滋味,令人很難忘。
     人生也像砧板上的拼圖,隨著歲月的流失,拼圖逐漸消逝,愈來愈不完整,有些甚至忘記原來的樣本,只好趕緊補拼,或者乾脆重新創作,也許你有寫日記的習慣,要找回散失的記憶,一點也不難;或者借助昔日的親朋好友的回憶,也能尋回一些童年往事。朋友,你的人生拼圖是否殘缺不全?趕快補齊吧!好讓自己和子孫,看見更為清晰的生命軌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