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蒟蒻時是將蒟蒻的塊莖先洗乾淨,切成片狀後拿去曬乾,再把它磨碎成蒟蒻粉,加入石灰或鹼粉,利用大量的水經由過濾、混合等加工過程,再製成市售蒟蒻成品。市面上大多數蒟蒻來自中國大陸、東南亞,多數未經完整減毒處理,即便有也無檢驗規範,無以鑑別,往往食用後導致咽喉緊縮,漸漸發現食道和胃變硬,咽喉麻痺、甚至抑制呼吸。而且越是中毒越沒感覺。由於蒟蒻需要咀嚼成碎塊才可吞食,最後都是咽喉梗住才警覺有異,因此全球多個國家曾發生多宗幼童因進食蒟蒻而噎死的個案。其減肥效果其實是因為毒害腸胃功能,減低食慾,甚至吃不下食物,因此變瘦,實不可取。蒟蒻常做成素料、火鍋料,或加入豆乾,麵條,尤其河粉中增加 Q度,越來越多,最可怕的是因為無色無味,很不容易發現,若煮入湯中,連湯都有毒,在不知不覺中中毒而不自知。
蒟蒻的研究報告、成分分析很多,很奇怪的是,幾乎一面倒宣稱蒟蒻「無毒」「百利無害的養生聖品」,不斷強調成分中的葡萄甘露聚糖有多好的療效,高纖維質對腸胃多好,無視於其最大的問題在於生物鹼過量造成的毒性,以及多量草酸鈣的刺激性。很多人可能不曉得市面上的蒟蒻很多未經減毒處理,含有過量的生物鹼,甚至很多人吃到麻痺,根本不在乎,即使是食用量最大、標準最高的日本,也難以完全避免,使得蒟蒻的毒性往往被忽視。
![]() |
蒟蒻 |
蒟蒻與天南星一樣,最好限於藥用,食用應嚴格管制,而且要確保無毒。解蒟蒻毒不太難,但是也不好解,白受罪,應盡可能避免吃入。生物鹼可以用酸性中和,神經被麻痺必須從膽放鬆神經,解到胃食道完全鬆開,吞嚥無阻礙。解毒可嘗試以薑汁加黑醋飲下,或豬膽同鹽或牡蠣殼粉、醋、茶葉粉同服,或珠仔草、茶葉、甘草同煮服用,若能以適當推拿手法使肝膽胃活化,或以導引手法拔毒鬆胃,會更快緩解。若不處理會如何?雖然是小毒,似乎沒有立即危險,但不解會很久不消,長久會導致食道肌肉硬化,味覺改變,遲早會產生問題。
![]() |
蒟蒻花又名魔芋花 |
蒟蒻是食之無味而有毒的東西,不是不能用,但要注意其本性是抑制性的作用,會減低很多生理功能如神經肌肉的收縮舒張、痛感、消化機能,使腸胃漲滿 。拿來減肥瘦身、消血脂或許有點用,但把胃弄壞得不償失,說是健康養生,就未免太偏離事實。雖然蒟蒻產業產值相當大,食用者也很多,研究也很美好,但是根本沒有統計研究多少人被毒到,比蒟蒻安全而好用的食物太多了,這東西能不用最好不要用!
請問科學報告的參考例舉在哪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