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1.10.2)要爬五分山,參加的隊友43人,其中吳文枝、邱華男、任文芳、王碧如是新朋友,游領隊說:「五分山海拔 757公尺,有二等和三等二個三角點,有五、六個登山口,來回約 200分鐘,下午要到九份逛老街,不逛老街的可以再爬基隆山。」
9:30開始爬五分山,我們走最大眾化的路線,沿途九成以上是石階,為了更了解領隊的經歷,我走在他旁邊,問他:「您是不是從年輕就開始爬山?有參加過登山社嗎?」他說:「曾經參加過中壢、長青、永高、晟崧等南桃園地區的登山社。」瓊櫻姊問他:「體力那麼好有什麼保養的祕方嗎?」他說:「我都吃這種日本製,太太買的」他打開瓶蓋,倒出三、四顆吃,也分給我和瓊櫻各一顆,我含在嘴中像乳酸菌的味道。不過,領隊說:「常練氣功,多爬山更重要,就像機器上了油,要常轉動才不會生鏽。」
10:50到達五分山瞭望亭(頂端裝有避雷針),11:00到五分山三角點及五分山氣象雷達觀測站(不能進入),視野極佳,瑞芳和基隆港,山海美景盡收眼底,在今天這樣晴朗的好天氣,看得非常清楚。11:20大家走回瞭望亭吃午餐,領隊用餐完打開大背包,裡面有朝日啤酒一罐, 135CC高壓氧(不能帶上飛機)……真是裝備齊全。瓊櫻剝開一個柚子分給大家吃,隊友也有人帶柚子,中秋節的氣氛還在。
12:06離開瞭望亭下山,12:42到土地公廟,13 :20回到台灣煤礦博物館。下山快,但階梯硬,腳底走到有點痛,不過沿途和綉喜聊鹿港的發展(由盛而衰,轉型發展觀光文化),鹿港文教基金會的背後推動貢獻頗大(二十多年前施人豪教授常跟大企業家募款),鹿港人彷彿是台灣的猶太人 (商人居多,但文人也不少,因此文風鼎盛 ),她談她爸爸仍在老家雜貨店做生意,老人有工作就有尊嚴,賺多賺少無所謂,比較不會無聊。
13:30離開五分山,大家似乎眼睛閉一下就恢復精神,楊教官突然接到一通電話說:「哥,我是小芬……你不記得我了嗎?」楊教官沒暈車,很鎮定的回她:「妳打錯了,我不認識妳」有隊友說:「那種小妹叫剝皮妹」接著好幾個軍師紛紛獻策,下次再接到這種電話直接說:「這裡是警察局、殯儀館、葬儀社、調查局……有事嗎?」
13:40在十分遊客中心休息10分鐘,14:38到達九份老街下車,有七位體力特強的繼續攻另一座小百嶽—基隆山,我想買「芋圓」但怕迷路,跟清妹走在一起,她買三包鐵蛋要請代課的學生吃,嚐嚐淡水名產鐵蛋的味道。一個月前 (8月28日)我帶兒子到她家學做手工母乳皂,回家前還到她家菜園拔小菜苗,連最天然的堆肥 (黑色有機土)都挖了兩袋,甚至蚯蚓也一併打包,虧欠她太多人情,我說要請她吃東西,她只點一碗三絲湯,真是太客氣,我們情同姊妹,很巧我的長相跟她姊姊 (春菊)有點神似(三年級的小朋友這樣認為)。
相關相片:(101.10.2)五分山步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